第580章 行家指路-《平凡人的饭碗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天成想到了《政治经济学》那本书中提到的“原始资本积累”这个词,就小王庄当下的情况,连最原始的资本积累都没有,何谈发展呢?发展在哪里呢?方向不明,根基不牢,让别人学,能学到什么,难道就学岌岌可危的这一点产业么?

    天成翻到了日记本新的页码,拿笔写下了两段话:

    小王庄村需要大发展,要大发展,务必要先完成原始的资本积累,有了经济基础,才能有上层建筑,才能有发展的基础,这个基础是什么?就是钱啊!没有钱,能干什么?什么也干不了不说,还要处处小心,时时担心一夜之间回到十年前,这不仅是村民怕的,也是我所怕的。养殖加工的路子没有错,但是步子太慢,要加快些,步子迈得再大些,那就不能只靠眼前的这点家业,要做点更大的事情,务必要有点胆子,前怕狼后怕虎的心态,到头来是一事无成的!

    至于说隔行如隔山,我懂什么?我什么也不懂,正是我什么也不懂,所以才听从懂行人的意见与建议,我听徐一刀的建议养猪,我赚到了钱,而现在徐一刀不懂运输,他不敢染指,可是龚庆丰懂啊!懂的人指的路一定不会错,这个行当一定行,就是在龚庆丰提出的不到半年收回成本的基础上再放长点,八个月或一年收回成本,那也比当下养殖赚得多啊!

    (本章完)

    第580章  行家指路

    既然徐一刀不愿意买车,那也很难勉强,毕竟是真金白银的事,想到这里,天成也暗暗理解了徐一刀不投的理由。

    天成盯着电话,细细回味着龚庆丰经理的电话内容,最后提到跟车人选的问题,  小王庄村的人用手指拨来拨去,滤了几遍,这几年除了上学走的学生,村里有点文化的便投亲靠友在外挣钱养家,在家的除了年纪大些的,就是那些结婚照顾家的,如同上次去省城的人选一样,哪里又能找到更合适的人选呢?

    去省城时,村里有几个蠢蠢欲动的青年人,  可是他们没有文化,再说老实得话都说不出口,在饲料厂上个班还可以,要是出去迷了路,都不一定能找到家的人,将来怎么能开车上路呢?

    天成想得头有点大,顺手捏了捏两边的太阳穴,缓解了一下。

    墙上的时钟“当当当”敲了十下,打断了天成的思绪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