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他翻来覆去的看了几遍之后,便合上书卷,连连感叹起来。 “倘若,你早说是小先生的主意,荀某也不会犹豫不绝。《屯田方略》,功在当下,利在千秋,乃不世之功。将军,报与主公吧。” 曹洪闻言,顿时一惊。 他满脸难以置信的看向荀彧。 一个方略,功在当下、利在千秋? 刚刚,你可不是这么说的。 他们口中的小先生,便是主公经常提起的,那位不世出的大才? 怎么随便一甩手,就是不世之功? 郭嘉听了荀彧的话,并不感到奇怪。 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,除非,荀彧是个猪脑子。 “老狗,我想过了。这件事情不必等主公回复,立刻就要施行,否则便赶不上春耕。现在是二三月份,稻谷、粟米、小麦、黄豆都能种。错过了这段时间,就得等到夏种了。” 前线正在打仗,局势瞬息万变。一封书信飞过去,多久能够回来,谁都说不准。万一出了岔子,书信贻误在战场上,那就白白浪费了半年时光。 荀彧思索片刻,便一拍桌案,斩钉截铁的道:“好!就这么定了!曹将军,你现在就派人知会主公一声,然后马上跟着军师,去南山书院走一趟。虽说是民屯,也离不了军队的帮助。由你出面,最合适。” 曹洪是都护将军,掌管禁军,监督诸将。许都的大小军务,全要他来过目。 他亲自主持屯田,无论是谁,都不敢不从。 虽说,曹洪仍有些迷茫,可见到荀彧两个全都兴奋不已,自己也忍不住跟着激动起来。 “在下立刻照办,军师,你等我一等。” 出了门,曹洪直接叫来了他的亲侄儿,也就是被曹操誉为“千里驹”的曹休。 明面上,是派人去找曹操报备,但曹洪心知肚明,所谓的报备,实际上就是报喜。 让自己的亲侄儿去报喜,曹操高兴之余,免不了要对他进行嘉奖,多少也能记上一功。 安排妥当后,曹洪急忙收拾起车驾,请郭嘉一同前往书院。 二人刚到山脚,还没进门,曹洪便忐忑不安的跳下了马车。 他要见的,可是一位世外高人。 那位小先生,不仅成功的料中了宛城之战、刘宠之死,又准确无误的推算出了袁术称帝。 这等人物,说他洞察天机都不为过,连曹操都对他仰慕万分,曹洪自然而然的、不可避免的生出了许多敬畏。 “军师,这里便是小先生的住处吗?” “军师,那位小先生年纪多大?是何模样?” “军师,我曾听主公提起过,小先生身在山野,不喜做官。我冒然来访,会不会惹他老人家不高兴?” 郭嘉听到此话,顿时乐了。 你比他大了十几岁,都能做他爹了,叫他老人家? 怎么跟耗子见了猫似的? 第(2/3)页